更新时间:2022-01-06 15:07:28
7687来源:浦江微讯
1月4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首批100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其中我县上山文化成为其中之一。在公布名单后,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各单位依据要求履行承诺,高标准推进项目实施。
万年上山
一万年前,“上山人”的脚印,落在了浙江浦江。从此,“上山人”告别了山林洞穴的生存模式,走向旷野,勾画出东亚地区历史长卷中令人惊叹的一笔。 2000年,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深埋土壤深处的炭化稻米,掺杂了砻糠碎壳的陶片,揭开了沉睡万年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的神秘面纱。上山文化从万年前的时空,“跳跃”到世界眼前,突破了世人此前关于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早期考古学文化年代和面貌的认识,使考古学家对河姆渡文化之前的史前史有了探索的方向。 百谷自生,冬夏播琴。农业起源、人类起源和国家起源一同构成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展出的炭化稻米。人民网 叶宾得摄 2006年11月在浦江举行的“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上山文化”被正式命名,这是目前浙江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此后,在以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21年来,浙江已在浦江、嵊州、龙游、金华、永康、义乌、兰溪等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这是钱塘江流域、长江中下游乃至全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比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分别早了3000年、2000年,将浙江文明史推进到1万年前,改写了浙江历史。 上山遗址。浦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上山文化遗址均坐落在河谷盆地的低丘台地上,海拔约40至100米,面积多在2万至5万平方米间。这里遗存丰富,遗迹有墓葬、灰坑、灰沟、器物坑、器物堆、红烧土堆等,还发现了具有定居性质的环壕和排柱、沟槽结构的房址。出土陶、石、骨器,典型器物有夹炭红衣大敞口陶盆、双耳平底陶罐、圜底陶罐、平底陶盘、陶壶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石球和石片石器。根据地层学、类型学分析,结合碳十四年代测定,上山文化初步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年代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中期年代在距今9000年前后,晚期年代在距今8500年前后。 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也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发生地,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袁隆平“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题词和严文明“远古中华第一村”题词,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绘有太阳纹的彩陶片。人民网 叶宾得摄 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之一,其孕育于上山文化独特的红色陶系,是上山文化陶器的精华,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从早期开始,陶器胎料中普遍羼和碎稻壳遗存,证明稻米已经被食用;石磨盘残留物分析出稻米淀粉粒,证明其稻米脱壳的功能属性;部分石片石器发现收割禾本科植物的“镰刀光泽”;遗址土壤中普遍浮选出小穗轴和炭化稻米颗粒,栽培及其从早到晚的演化特征明确。这些发现充分说明,农业和定居这两大新石器革命的核心要素在上山文化中最早出现了。 相较于长江中游同样显露若干稻米信息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上山文化有三个显著不同的特点:第一,上山稻作包括栽培、收割、脱粒加工和食用的系列内容,一种崭新的农耕行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第二,走出洞穴,占领、定居于新石器时代活动中心的旷野地带,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第三,上山稻作是一种没有中断并出现稳定进步的文化现象,随着上山文化的发展而传播。一种生业经济行为,与一个群体的生存与繁衍发生了真实的关系。这一遗存信息及其传递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早期穴居遗址的时代属性和历史属性。
新房
浏览
卖二
手房
出租
房子
新闻
资讯
联系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