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9 14:12:20
5253来源:浦江论坛
2021年静水皮划艇世界杯第二站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中,中国皮划艇队再添一个东京奥运会参赛席位,这意味着中国队拿下12个静水皮划艇项目全额席位。中国水上军团表现亮眼,其中闪耀着一位浦江小伙的身影。
早在5月5日的东京奥运会静水皮划艇亚洲区资格赛首个比赛日,男子双人皮艇1000米决赛中,中国组合王丛康/卜廷凯以3分11秒344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在央视体育新闻的36秒视频中,身着红色比赛服的王丛康奋力划桨,在泰国芭提雅的赛道上以0.218秒的优势超越哈萨克斯坦的对手拿下冠军。他们在获得2个东京奥运会席位的同时,还为中国队拿到男子皮艇单人1000米、单人200米、双人1000米3个项目的参赛资格。
(2021年全国皮划艇静水春季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
25岁的王丛康是我县郑宅镇三雅村人,2005年9月招入浦江县少体校柔道队,2008年2月输送到杭州市皮划艇队,师从浦江籍著名皮划赛艇教练陈春生。早在2014年的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中,时年18岁的王丛康就“一艇成名”,他作为浙江队获奖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首次参加全国大赛就拿下全国冠军。
当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丛康曾说:“这只是一个新起点,全运会、亚运会,我等着你!”7年一晃而过,如今,他终于凭借实力站上巅峰之战的“擂台”,为国出征、逐鹿奥运。
差点弄丢的皮划艇之缘
王丛康的皮划艇启蒙教练、杭州队皮划艇队总教练陈春生,5月5日连续发了4条朋友圈。爱徒拿下奥运入场券,他的激动溢于言表。在转发央视新闻的消息时,他写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康康就是帅!”
回忆起13年前,第一次在浦江县运动会的看台上见到王丛康,陈春生还印象深刻——
才12岁的王丛康站在看台下,皮肤黑黑的,个头特别高,1.6米的他是同龄孩子里最高的。“手长脚长个子高,爆发力十足,跑得也快,正是练皮划艇的好苗子。”陈春生说,更打动他的是王丛康身上的“愣劲”,稚嫩的脸上有一种不怕苦、不服输的表情。“练皮划艇听起来很酷,但其实是很苦的。只有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苦,才能拼出成绩。有天赋不是最关键的,要肯吃苦才行。”
在这之前,王丛康曾在浦江县少体校柔道队练过柔道。县少体校教练告诉陈春生,这个孩子是农村娃,话不多,不怕苦,而且有很强的好胜心。
陈春生也是浦江人,兄弟仨都从事体育事业。对家乡的孩子,他特别“偏爱”,每年都要回来挖掘好苗子,但看到王丛康还是觉得惊喜。他第一时间给了王丛康一张名片,问他想不想去省队,让他回家和爸妈商量。
那时,被省队教练“看上”可是件高大上的事,但对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三分钟热度”。王丛康到了家就把这件事忘了,名片也丢了。直到后来陈春生打电话联系上王丛康的父亲。
2008年寒假, 王丛康父亲王成伟决定亲自送王丛康到杭州训练中心参加集训。从此,为了多赚点钱培养两个儿子,开拖拉机的王成伟早出晚归,尽可能多载货物,在家做家务兼做手工的母亲王闰花也到服装厂去上班。
这也是王丛康第一次出远门,“出发前,对皮划艇也没有概念,但到西湖第一眼看到队员们在练皮划艇就有了兴趣。”王丛康回忆,大冬天的西湖里,一个12岁的孩子兴奋地跑到船上划桨玩水,竟不觉得冷。
六年级下学期,王丛康离开了家,独自一人跟着教练到杭州。这“差点弄丢的皮划艇之缘”,就从西湖之滨开始了。
两块不起眼的金牌
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四人皮划艇200米冠军、全运会男子双人皮划艇1000米亚军、2020陕西昆明池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皮划艇单人500米夺冠……
5月26日,在浦江县郑宅镇三雅村家中,父亲王成伟与正在山东日照做最后备战的王丛康通完微信电话。“他告诉我,平常心对待东京奥运会,拼全力训练。”王成伟说。
这也是王丛康与父母之间每周的“例行通话”。因为常年在国内外不定点训练,王丛康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但他每周都要打电话回来。爸妈问问儿子训练情况,儿子则关心爸妈身体好不好,哥哥工作顺不顺利。
“手上虎口和脚跟的老茧,很厚很厚,剪刀都剪不动。”有时候,想到这种种辛苦,王成伟都会掉眼泪;但看到儿子成绩越来越好,他又很骄傲、欣慰。“一年365天能有20天回家已经很好了。康康每次都会把奖牌带回来,现在家里已经收藏了50多块奖牌,这还不是全部的。”
对运动员而言,天才是1%的天分加99%的努力。刚开始训练时,虎口和脚跟的皮肤还很嫩,桨划多了,脚跟磨船底用力了,就会慢慢起水泡。水泡磨破了,不能碰水,但训练不能停,发炎了还是和着血继续练。
6点40分起床,7点吃早饭,8点半训练,12点吃午饭,下午2点半继续训练,饭后拉伸放松,晚上9点半准时熄灯。长跑练体能,每次10公里打底;百米冲刺跑,爆发力瞬间破表;健身房训练腰背手臂力量,更是家常便饭;每天必修的20公里水上训练,两小时静止坐立,只有手不停划,脚不断蹬。一天24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队员们80%的时间都和水、艇打交道。
王丛康说,或许在外人眼里,含金量最高的是国际大赛的奖牌,但在他眼里,有两块并不起眼的奖牌却有着别样的意义。“2009年浙江省皮划艇锦标赛男子1000米、4000米冠军,这两块金牌对我来说是坚持下去的动力,没有它们,我可能都已经放弃了。”王丛康说。当时,刚训练一年多时间,父母不在身边,训练苦,常受伤,又没成绩,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正是这两块金牌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当打之年”逐奥运
艰苦训练,勇夺佳绩,王丛康也从“二线队”序列挺进“一线队”。2016年,王丛康首次参加国际大赛,代表中国队参加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青年皮划艇锦标赛,虽然最后只取得第12名,但对20岁的他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与世界一流高手同场竞技,我找到了差距,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又一个5年,王丛康也到了皮划艇队员的巅峰年龄,东京奥运年无疑是他的“当打之年”。
王丛康说,从开始比赛时的忐忑紧张,到如今泰然自若,教练和队友是他这艘艇永远的港湾。“每天训练都在一起,比赛时多人项目能依靠的就是彼此。”皮划艇把兄弟们的心连到了一起。比赛时一艇兄弟的齐心协力让彼此踏实安心,有了“众人划浆艇飞快”的架势。
“我的生活已经和皮划艇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我最大的理想和目标就是在世界大赛上圆冠军梦。”
期待在7月的东京奥运赛艇上,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浦江山村小伙的“逐梦时刻”
新房
浏览
卖二
手房
出租
房子
新闻
资讯
联系
我们